|
原创首发棋霸天下之中国四棋圣黄龙士篇(上)
著者自序 围棋发源于中国,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文化遗产,因其精湛的艺术性、深厚的文化性及严谨的科学性,经两千多年沧桑而始终不衰。纵观历史,在中国的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强盛时期,围棋均有过很大发展,水平之高,堪称独步。值得一提的是,据唐代学者李延寿撰写的《南史》中称:五代的南朝,皇帝个个好棋,宋明帝犹甚,设“围棋州邑”o特意为棋手设立官署,此举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足以说明当时对围棋的重视程度。可惜的是,自汉代到明代,因年代久远或战乱,有关围棋的书籍大都未能保存下来。尽管如此,从流传下来的围棋书籍中,仍可看到围棋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辉煌。
清代以康、雍、乾三朝为鼎盛时期,其间围棋的发展亦可谓中国围棋史上的鼎盛时期,棋坛名手先后继出,称霸争雄,如:过百龄、盛大有、汪汉年、周东侯、周嫩予、黄龙士、娄心雪、李元兆、何陶公、徐星友、程兰如、梁魏今、范西屏、施定庵等等。其中,若论造诣及对围棋发展的贡献,当首推黄龙士、徐星友、范西屏、施定庵等四人。以上述高手留传下来的棋谱来看,所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和高超棋艺,实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围棋强国之一的日本,其棋界曾有一种说法,大意是“中国发明了固棋,但使之发扬光大的是日本’’o这恐怕是因为自清未以来,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围棋水平确实远远超过中国。但如历史地看问题,上述说法显然失之偏颇。
客观地说,日本棋界很早废除了传自中国的“座子制”,确实对围棋布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中国古代棋手战斗力之强,计算力之深,甚至现代棋手亦难以超越。当年中国天才少年吴清源东渡日本,很快便锋芒毕露,最终击败日本所有一流高手,这不能不说与吴少年时所学习领悟的中国古代围棋的精髓有所关联。
现今世界棋坛,韩国异军突起,实事上已领先于中、日两国。原本被日本棋手鄙视的“无理的韩国棋”,其之所以强大,细分析起来便可发现,韩国棋手的好战棋风及精确的计算,竟与中国古代棋手十分相似。因此,在韩国棋手以“暴力围棋”称雄世界棋坛的今天,我们或许也有必要“以暴制暴”,重新对中国古代围棋给以足够的重视与探究。
本书的宗旨是面向广大棋友。为使棋友了解中国古代围棋的成就,笔者特从黄龙士、徐星友、范西屏、施定庵等人的棋谱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百余局棋,编为四册,并在尊重古谱原评的基础上,尽量融合现代棋理加以解说与评述,以供棋友参考。由于古谱深邃,著者水平有限,解说难免有疏漏及偏颇之处,欢迎广大棋友批评指正,亦希望与对古谱感兴趣的棋友共同探讨。
最后,特别要说明的是,本丛书精选的棋局,均出自中国国家图书馆所珍藏的善本书,基本上是现代从未重新出版过的。因此,本书不仅能使广大读者欣赏到中国古代围棋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极具趣味性、实用性,更不失为一部难得的图书收藏精品。
著者
2006年7月
棋霸天下之中国四棋圣黄龙士篇(上).rar
(53.15 KB, 下载次数: 133, 售价: 9 枚锐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