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
13704817925
客服电话
新锐围棋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购买新锐围棋网VIP大优惠!
查看: 2804|回复: 4

围棋心理学试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3 22: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锐围棋网VIP购买限时大优惠
前言

....呵呵,也许各位棋友看到前言两个字时会有点不以为然。毕竟,一篇字数不多的科学探讨类文章配上一个前言,是否有点小题大做了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暂不回答,只要看完下面的解释,相信大家会理解这个前言的必要性。

....首先,就现阶段而言,我对心理学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很难象心理学大师们那样能够用简单幽默的语言来诠释出每种心理现象背后所蕴涵的内在本质,若非我个性中勇于丢脸的因素作祟,这个题目至少五年之内我无法涉足。因此,与大师们的经典之作相比,我的文章中将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术语(有些术语甚至我自己都只有模糊的理解而不能完整表达其含义)。而在前言里对这些术语先作出一些阐述,则也许能避免因个人欠缺所导致的阅读困难。

....其次,作为心理学的业余爱好者,我对所接触的心理学派系及理论基本上不加筛选。而事实上,这些派系和理论有些互相矛盾,有些在现阶段还得不到理论支持,甚至还有些已经稍微脱离了科学范畴,开始具备科幻或宗教的色彩,要在这种情况下归纳一套完整科学的围棋心理学体系几乎可以说是mission impossible.鉴于此,我将只在个别方面对围棋心理学作出讨论,而讨论所基于的理论也是五花八门。也许上一段刚说完行为分析,下一段就跳到意识认知,假如没有前言里所拟的文章结构约束,不要说各位棋友,哪怕我自己写着写着也会慢慢的找不着北。 :)

....最后,前言和后记属于此类文章中相对容易自由发挥的部分。有些想法也许我无法于正文中体现,但在前言后记里却可以略作提及,至少,总比让它胎死腹中来的好。

好,真正的前言开始 (笑)

....本文与其他类似文章的区别在于,本文并非是要讨论围棋如何帮助我们修身养性或者锻炼思维。事实上,就本文来讲,围棋作为一个反映人类意识活动的载体,其本质和麻将、扑克等并无任何相异。在实验心理学领域,它们之间的差别只体现在PET及MRI造影下大脑激活区域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因此,只要通过对大脑分工以及对弈状态下的相关活跃脑区加以研究,我们便可以找到围棋对人类思维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反过来经由观察不同年龄阶段下大脑对围棋的应激性和表里意识思考机制来确定学习围棋的最佳年龄或者说不同年龄学习围棋的最佳方法。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对我来说现在只是镜花水月,我不可能有如此昂贵的实验设备,也不可能把古力找来对他的大脑进行扫描研究,这也注定了本文将存在一个先天不足。考虑到上述缺陷,我拿实验数据作为贯穿全文线索的想法只有无疾而终,作为替代品,现阶段可以使用的就剩下意识与潜意识而已。下面,便是以意识与潜意识作为整体基调的文章大纲。(大家看的累不累?笑,我自己写的都累)

....第一部分:阐述个人对于意识和潜意识的理解,并将两种意识状态所控制的思维对立表有选择的进行说明。最后,简要讨论一下两种意识和围棋之间的互动。

....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围棋学习方面,大概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学习围棋的年龄差异作出探讨;第二小节是对围棋思维时的盲点和棋风作出探讨;第三小节是对围棋的认知规律作出探讨。

....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围棋的心理影响方面,大概分为四个小节。第一小节是研究围棋的成瘾性以及戒断性;第二小节是研究下围棋所产生的性格共性;第三小节是研究围棋对犯罪行为的抑制作用和替代作用;第四小节是研究围棋影响下大脑活跃区域和其他艺术、文化作用影响下大脑活跃区域的不同和相互作用。

....第四部分:主要是自己的一些杂感,比如围棋心理战、砖战的意义及技巧、围棋与人工智能发展和围棋的编程原理等等。

最后是后记,估计将充满谦逊之言。 :)

废话不多说,开始写啦……

释1、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术在心理科学中主要应用于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扫描,可以检验不同区域被激活的程序,不晓得这样的解释大家能否接受
释2、MRI,磁共振成像术配合PET可以将大脑活动立体化的显示在电脑设备上,这两种技术和基础医学中的同类技术稍有不同




围棋心理学试论

第一章:意识与潜意识

....之所以将意识与潜意识(或者说意识与无意识)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原因只有一点,它是一切思维及认知活动的基础。在我们的大脑中,单独的脑细胞并不具有任何的思维能力。为了使这些细胞受到有目的和有内容的控制,大脑通过位于皮层表面的神经树突释放出极弱的生物电流将每一个细胞纳入工作区域,使位于细胞中的神经元共同协作,从而产生意识。

....意识分为两种,表意识及里意识(主要为下面行文方便,表里嘛,嘿嘿)。在表意识状态下,我们可以完成瞬时记忆、有意控制、可提取的记忆、外显推理和焦点内容等;在里意识状态下,我们可以完成长时记忆、无意控制、不可提取的记忆、无意识推理、广泛的经验等。

....我个人对其在围棋学习中的体现是这样理解的:围棋知识(规则、死活、定式等)在经过学习后,一部分转化为可以被表意识随时提取、有意使用的可控信息,但更多的部分则随着时间流逝被纳入了里意识。里意识部分的信息由于无法在清醒状态下即脑电波呈快速运动时被激活,因此被我们直观的表述为遗忘。但从某种程度上讲,里意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宝库。因为,当我们深度睡眠或者走神即脑电波呈慢速运动时,表里意识之间的信息交换便能进行(利用不同的方法这种交换的效率差别也相当大,后文讨论)。随着学习广度和深度的不断进阶,我们表里意识里积累的围棋信息也越来越多。此时,面对所谓的遗忘部分和新的围棋概念时我们不再象刚学围棋时一样感觉陌生,而是本能的对其感到熟悉,也具有了一定举一反三的能力。再通过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以后,这部分知识表里意识之间的神经元联系便得到彻底打通,而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思考速度也随之提高(我不是在写科幻小说)。

....另外,就表里意识的信息加工特点来说,表意识具有计算效率低、错误率高、速度较慢、同期存在的意识加工之间存在干扰、加工容量有限等缺陷,但也有计算范围广、任意时间内高度内部一致并可连续加工等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下棋时在面对复杂局面或不熟悉的棋形进入心算状态以后,尤其是自我对话较多的心算状态以后我们非常讨厌外界因素的干扰,并常有计算到一半便产生遗忘,但重新计算时却能从遗忘前几步算起的原因。反观里意识,则具有例行工作中十分有效、速度快、错误率低、受干扰小、能和表意识平行计算等优点和加工范围有限等缺点。有些人比较擅长快棋,似乎不经过思考便能很快落子,不过,那些棋真的是从他们脑子里没有任何过程就冒出来啦?当然不是。只是这部分人比其他人更擅长利用里意识进行计算而已,由于表里意识计算速度的不同,因此只要他们的里意识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可以下子如飞。至于那些鬼手或天才招法,则大多是表里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表意识将焦点集中在一个范围内,里意识配合表意识进行速度极快的计算,当棋手本人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鬼手便蹦到了他的脑海里,于是,名局诞生了。(我真的不是在写科幻小说)

综上,对意识的阐述就告一段落。休息一会便开始第二章

释义:

可提取的记忆:就是那些你能清晰回忆起内外特征的东西或场景
外显推理:符合逻辑的,基于证据的推理,比如凤鸣兄打假的那些帖子
焦点内容:清醒的认识到现在所关注的东西
无意控制:开车开久了身体自然就成反应了吧,围棋下久了你也不会老想我该用哪两根手指头去夹棋子了吧
不可提取的记忆:有些事情你肯定想不起来,但说不定哪天做梦的时候或在催眠状态下它就出现了
无意识推理:这个有点悬,我个人理解为灵感
广泛的经验:就是也许你现在没有关注一样东西,但它的存在却让你此时产生熟悉的感觉



第二章 围棋认知

第一节 年龄与围棋

....幼儿学习围棋的年龄(以职业棋手为目标的学习),按照行为心理学的说法以不早于三周岁,不晚于八周岁为益。在这个阶段之前,幼儿的经验积累十分有限,表里意识还未明显分开,对外界的认知处于混沌状态。此时学习围棋,最多可以起到熟悉接受棋子的作用,根本无法对围棋的内在本质有所理解(一般智力发展水平条件下,不排除个别早熟的幼儿可以在3岁前便具有一定围棋水平)。在这个阶段之后,由于信息接受量的陡然增加,大脑活跃区域也随之增多。而在激素与生物电的影响下,一个皮层区域的活跃将抑制另外一个皮层区域的活跃(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种某方面超强,其余方面纯属无知的天才存在)。倘若围棋无法在脑皮层上产生一个活跃脑区,那么里意识在接受围棋信息时也会有所保留。并且在日后的学习中,在适龄期接受过围棋教育,从而围棋脑区较活跃的儿童必然比围棋脑区欠活跃的儿童进步的更快。

....成人学习围棋的年龄(以业余高段为目标),则没有一个明确的限制。从理论上讲,只要是进入社会、智力正常的成年人,他们学习围棋的起点都基本相同。但受到学习时间、知识结构、社会活动量、优势脑区的影响,每个人的学习速度也有快有慢。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成年后学习围棋要达到职业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许有例外)。

....在我们的里意识里,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有一种生物学上的动机,或者说是欲望的满足。童年,限于身体及智力的发育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尽管意识不到,但由于本能的作用我们依然有被关注以及成功的渴望。某些年幼的棋童在打败对手后会产生一种类似于高潮的快感,并能够逐渐认识到胜利可以使他一定程度上支配周围的成人。在这种快感以及占有欲的驱使下,这些棋童学习围棋的动机也会越来越强,从而迅速完成大量围棋信息的积累,成为一个熟练的棋手。

....因此,希望自己子女成为职业棋手的父母,最好在子女的思维形成期即3-8岁期间让子女接触围棋,从而在子女的大脑中刺激出与围棋思考相关的活跃区域。并注意观察子女的潜在欲望以及满足方式,通过引导增强子女学习围棋的动机达到加强刺激相关脑区的目的。

....而成人学习围棋者,由于大脑的活跃区域在青少年时便已基本定型,表里意识的信息积累与联系也主要围绕一些活跃区域进行。因此成人与儿童相比,一是学习速度比较慢,二是遗忘率相当高,三是思维受干扰比较严重(因为脑区不够活跃,意识的计算常常会被其他区域的意识计算所中断)。再加上成人欲望满足的途径多种多样,所以成人学习围棋注定只能是一种爱好,而非职业(还是那句话,一般情况下)。

第二节 棋风与盲点

古力棋风好攻,李昌镐棋风嗜守,这两种不同的棋风是怎样形成的?
棋风为什么有时和现实生活中的棋手为人相吻合,有时又相去甚远?
为什么即使是专业棋手,也有看错简单棋步而痛失好局的时候?
这一切的答案,都可以从表里意识对围棋信息的加工原理中找到。

....人的思维大致有两种,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对应的则是里意识加工与表意识加工。感性思维较强的,如大部分的女棋手和一小部分男棋手,棋风都偏向攻杀。理性思维较强的,如小部分的女棋手和大部分男棋手,棋风都偏向稳重。这是因为,表里意识在处理围棋计算时调用信息的顺序并不相同,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为棋手的选择划分了一个优先级。对前一种棋手来说,里意识优先调用的主要是死活、手筋、局部攻杀等信息;对后一种棋手来说,表意识优先调用的主要是全局均衡、官子、厚薄等信息。正是这思考选择顺序的差异,导致了棋风的区别。另外要强调的一点是,棋风只是思维习惯的不同,并不反映棋力的强弱。

....盲点的产生,则主要和学棋时的信息计算法则有关,假如一些计算方式是被表意识所禁止的,那即使里意识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种判断促使大脑作出行动前也会自然的被表意识所否决。拿盲点最多的日本近代棋来讲,由于当时将围棋当作一种艺术而非竞技来对待,因此几乎所有不具有美感的愚形、俗手都被禁止,这就直接导致日本棋手在对弈中过于注重潇洒的着法而忽视了形状呆板但也许是最有效率的棋步。至于一般业余棋手的盲点,则主要集中于定式、死活的衍生变化中。我们常常都会看到一些业余棋手出现盲点被人抓住后会这样说:“不可能,这里怎么会出棋?”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可能背后的思考法则,限制了他们的计算能力,从而产生了这些让人熟视无睹的盲点。最后,要想避免盲点所带来的输棋后果,最好的方法便是打开眼界,转变存在于意识中的计算法则,让自己的大脑明确一点:nothing is impossible.




第三节 围棋认知教育

....近几年,但凡涉及认知教育,就必然会提到以下两个名字:艾宾浩斯与桑代克。两人的代表学说或者最广为人知的理论分别是学习—遗忘曲线以及行为选择决定论。

....在艾宾浩斯看来,认知与教育的基础在于记忆(这里的记忆包括表里意识的共同作用),即学习、保持、联想及复现。经过大量的实验论证,艾宾浩斯创立了一套极其科学的记忆测量法,虽然他所实验的媒介是无意义的音节,但在围棋教育领域,这套方法应当同样适用。由于没有具体试过,所以这里只讨论数据记录和数据解读的过程,供有兴趣和条件的棋友参考。

....首先,记忆分为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即表意识记忆与里意识记忆。在记忆的顺序过程作用下,短时记忆通常会优先启动。当在对围棋进行学习时,我们最先接触的是棋子的形状、教学者的声音以及文字的叙述,该步骤中我们并不能清楚意识到这些信息的内在意义,虽然我们可以象摄影机记录影象一样将这些信息全部暂时贮存在大脑里,但它们现在还是无意义的。接下来,通过我们表意识的默读复述,我们可以决定短时记忆所接收的内容是应转入到长时记忆中还是被表意识放弃。(有点枯燥吧,但搞清楚这种原理是非常重要的,真要写的话这个部分可以单独成书)

....其次,在我个人对棋童和成人记忆围棋定式的观察中(实验对象太少不会很准确,将就看)发现,不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水平的棋手,接触新定式时一般能够容易记忆的手数上限大概在7手以内。而7手以上的复杂定式则分为两种情况:1是能够在形状上被清晰分解的复杂定式,或者称其为组合定式;2是不能够在形状上被清晰分解的复杂定式。第一种情况下,围棋学习者的记忆难度并不太大,也不需要太多语义的配合;第二种情况下,围棋学习者将很难记忆复杂定式,只有通过大量默读复述和书本教师的语义强调才能对其有所掌握,并且遗忘率也相当高。

....最后,单就记忆而言,我个人认为围棋认知教学的规律应当如下。
1、不论死活还是定式,需要对形状以及手数进行详细的分类。形状较复杂、手数较多的定式或死活应尽可能拆分为组合的形式。
2、按照复杂程度与记忆难度的不同合理安排讲解时间长短以及重复出现次数,有条件的话可以针对学生个体作出记忆曲线图。
3、教学进度安排应在大课上以较简明、容易理解的部分为主,个别辅导时则针对学生的能力不同确定教学方针。而不应该统一讲授较难问题使能力暂时较弱的学生潜意识中产生抵触,从而影响以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

....而由桑代克的理论看来,在围棋的学习上,任何有学习能力的人身上都可以形成一个精细复杂的联结系统。我们对围棋的学习便是联结的过程,是大脑中一个意识与另一个意识,一种意识与另一种意识之间的联结。

....在围棋教学上,当学生下出好棋或者成功记住定式死活时,教师应当对其做出肯定和表扬,让其正确的反应同围棋情境发生联结,并从这种联结中得到满足,为进一步的练习提供内驱力。然而,即使因追求满足而做的练习非常充足,我们也不可能长期持续性的快速进步,我们的进步速度是不停变化的。这种变化在时间轴上有可能是一月一月的变,也有可能是一星期乃至一日的改变。在过度练习以后,我们会对围棋暂时甚至永久性的失去好奇心、产生倦怠、不舒服的感觉,并且生理上也有可能导致行为缺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长时间不下棋,再下的时候水平却反而有所提高的原因。
VIP栏目详细介绍(含资源下载)
发表于 2008-8-24 22: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VIP栏目详细介绍(含资源下载)
辛苦辛苦,感谢感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01: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02: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21: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讚一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