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19 18: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王摩吉的棋禅
失意的诗人,求达的学者,最后只好在酒,在棋,在禅理寻求庇护,最后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了。最典型的当然是大唐的王维、杜甫们,宋朝的苏轼们了。
酒,是短暂的麻木;棋是排遣中渴望表达和沟通;禅,是心灵无可奈何的归宿。而诗歌作为心证的记录。我们每每阅读经典的古典诗歌最是难能可贵的品尝到他们苦涩的记忆。
王摩吉就是一个典型的极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空寂的世间,更加空寂的还是禅之空寂。这里的空,并不是没有,而是完完全全的拥有,是满满的意义。花鸟虫鱼,都无声无息的生活着,并不因为你的观照而幸福的生活着,歌唱着。花开花谢,没有悲伤的情绪,也没有沾沾自喜的冲动。鸟翔鸟栖,没有无聊的多余的活动,他们和自然融为一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先贤的话语,更是让世俗的人汗颜。时间和空间,生存和灭亡在这样的画面般的意境里显得苍白无聊。过去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将来还是这样的。前世如此,今生如此,来世还是如此。“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同样如此的禅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禅之清幽。清幽的是心境,在静中的自省。旁逸斜出的灵魂,动中之静态,是常人难以理解的。生机和希望,失意和绝望都不是正确的注解。在这样的时间,在这样的地点,在这样的季节,春水会绿,春阳会暖,春风会又绿江南岸。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禅之空灵。时间仿佛已经停止,又好像连绵不断。空间变换不定,又好像没有半点移动。动的不时静,动的是你的心境;静的不是静,静的仅仅是你的灵台。只有灵台空寂,才会遨游长空;惟有心灵自由,才会涅磐花开。
围棋,这东方智慧的游戏,就是禅的思想和行为最快意的表达,就像诗歌一样的流动的灵动的表达。围棋棋盘本来空空,结局还是空空如也。
生死存亡的棋局也好,万劫不复的结果也罢,成败荣辱的过程也好,快意恩仇的潇洒手谈也好,禅的修炼就在过程中。最羡慕的不是一掷千金的赌棋,关乎时局命运的所谓的名局,而是平平常常的棋迷的游戏。在游戏里人间几乎反映的情感都回在围棋的过程里淋漓尽致的表达。爱恨纠缠在一起才是真,成败纠葛在一局才是真,获得便宜也许就是累赘负担,半点优势也许就是失败的关键。据说在围棋之初的优势往往就是棋局失败的根源。这也是诗人为什么会往往以棋入诗的缘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