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望观者不要对号入座。
故事发生在南方某市,由于该地对围棋的重视,导致棋风日盛,段级位赛几乎月月举行。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家长老师也不得不卷入这场复杂的斗争中来,如何提高胜率和成功率成为场内场外各路人马斗法的焦点。
眼下这一幕就发生在决定升降的第七轮。
智慧一:干扰对手思考
走进原本并不宽敞的教室,我顿时有了一种进入大卖场的感觉。
我注意到在赛场的一角,有两个小棋手,一个站着,嬉笑颜开,一个坐着,紧张地看着对手,迟迟没有人下一步棋。
我走上前,问道:“小朋友,棋是不是结束了?”
“没有,轮到他下,他下得太慢了!”站着的小孩(甲)得意地说,然后继续手舞足蹈地哼他的歌。
“老师,他自己下好就唱歌,我没法想棋了。”坐着的小孩(乙)怯生生地说。
“我唱我的歌,又没有妨碍你。”小孩甲照样理直气壮。
“老师,可是他还经常用手在棋子上摸来摸去,还把棋盘遮去一半,我都没法看见整个棋盘”小孩乙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
“坐到位置上去,不要干扰对手思考,下完棋就把手放下去,不许放在棋盘上。”我对小孩甲说。
处理完情况,我离开了他们。过了不久,小孩甲开心地拿着单子过来了,小孩乙输了很多很多,正坐在那里流泪。
作为裁判,我尽力了,我不可能一直站在他们身边。而且,小孩甲的父母说不定会投诉我:“这个裁判偏心,小孩乙肯定是他的学生。我儿子一定要边手舞足蹈边唱歌才能下出好棋的,这个叫一心多用,一专多能!”
反过来想一下,小孩乙也该输,他首先少上了两节课:1〉如何干扰对手思考,2〉如何阻止对手干扰。
如果说前一节课是旁门左道,那后一节课也一定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