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凡是”曾经风靡一时,后来有了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大讨论,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看起来是显然的,但如此显然的结论的得出的历程反应了人们由主观认识向客观认识转变的困难。
思古即今,现在我想说的是:“对局是检验棋力的唯一标准!!”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言自明的,是显而易见的。围棋具有艺术性和竞技性两方面,但是就如同波粒二象性一样,在特定状况下侧重显示特定的属性(如同伽马射线侧重体现粒子性,无线电波侧重体现波动性)。我认为现阶段围棋侧重体现其竞技性,而且只有竞技性强势方才拥有艺术性讨论方面的话语权。不然我说我的棋比罗洗河艺术,是棋中梵高,但是谁也下不过,这真是徒增笑尔。既然竞技性是矛盾主要方面,那么棋力高低这个围棋的“属性”(没想好确切词汇,暂用)就应该用竞技性的标准衡量。简言之就是胜负,具体检验方式就是对局。两人对局,胜者为王。
所以,我们应该抛弃“两个凡是”之类的主观臆断,真正将“对局是检验棋力的唯一标准”的观念植入人心。围棋的胜负就像长跑,三大阶段的交替领先并不说明什么,因为所谓的领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是某些人对"某"方面的主观判断,而胜负是由各个方面共同影响的。具体说刚结束的的三星杯决胜局,大家都认为后半盘一段时间朴优势。窃以为谬,只考虑盘面无疑是狭隘的,朴的时间绝对劣势,果然朴因读秒下出决定性败招。尚不用说对局心理变化,身体健康等等可以影响结果却常被忽视的因素。所以说先抵达终点才是胜者。没见过那个马拉松选手说:“前500米我天下第一”“我不卡跟头天下无敌”。因为他知道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过程是为结果存在的。
围棋已经进入奥运会,既如此就应尊重奥林匹克“参与就是胜利”的理念。我记得有个非洲选手马拉松受伤后坚持跑完全程,说什么我的祖国是让我过终点的,不是让我听发令枪的,结果赢得无数掌声与荣誉。那为什么不允许盘面落后二三十目而坚持收官的情况出现呢?只要转变观念,意识到“先到达终点的才是胜利者”,我们可以作得很好。千万不要说什么:“半程我领先900米,最后卡一跟头,输了”“他真无耻落后这么多还不放弃比赛,等我卡跟头”之类的话。我们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不怕,又何必对搅屎棍斤斤计较呢?
最后,我想再说一句:“对局是检验棋力的唯一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