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高峰(周小松自评+陈祖德点评谱)》SGF版
感谢caiyidie棋友原创录入!共五局详解谱。陈老的最后三本书属这本最可读,1、年龄相当,棋力也旗鼓相当;2、解说也相当尽心尽力,古今相参,收益很多。看了六局了,不着头绪地先说两句,1、好多棋下出了真性情,一个不点三三,一个不守三三,这不单单是棋艺方面的原因,陈老参不透,难道要表演给一大帮技不如己的人看吗?陈子仙想秀一把的冲动有时真像古力;2、棋艺的艺术因素不可忽视,所以天才的棋艺非常人可以妄测;3、短时间内下出计算量如此繁杂的对局,其对棋艺掌握的要求比起同时期的丈和、幻庵因硕毫不逊色;4、那些有限的瑕疵和今天的比赛相比,也可以容忍。而日本古谱被神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慢工出细活,与现在短时制格格不入;即便如此,对局质量也不见得明显好。5、看了周小松晚年对刘云峰的让二子棋,游刃有余,可想见其壮年棋力。刘云峰棋力不弱于汪云峰(参看问秋吟社奕评,汪云峰的棋力不见得强过业5),汪云峰等说周小松与高步道平颇可相抗,有点不靠谱。应强于后者,否则幻庵因硕没兴趣涉险渡海。
餐菊斋棋评中陈周对局有4局,这4局也被陈祖德老师选入到大系《最后两高峰》中。似乎陈老师并没有参考周小松前辈的自战解说,或许是有意避开,整体面貌是重起炉灶,而非评之评。理念的冲突,具体着法的不同算路,真的让人震撼。打了就知道了。这种冲突极有价值,跨越140年的对话,而且分量相当。
把第四局录入了,只有陈老评注,放出供大家一块儿学习欣赏。
第七局整理完成。可说是周小松先生毕生之名局,然局势之艰难,岂只血泪可以概括?让我想起了文天祥先生的《过零丁洋》,死生虽大,然受此煎熬而不泯斗志,此情此景足让壮士扼腕,仰天长啸,大丈夫的尊严全在于此,岂可以胜负度之?!陈祖德老师批注此局时,可以想见胸臆澎湃,对早逝的子仙公不胜惋惜,对其近乎惨烈、凄绝的抗争击节赞叹,而自己也在下完最后一步棋后,才静静离去,在另一个时空里可以见到黄月天他们。。。。。。
仔细学习一下,非常好的资源。{:soso_e179:}
谢谢分享!!!{:soso_e163:}
质量很高,谢谢!!!{:soso_e163:}
感谢好资源。{:soso_e181:}
天天来新锐,总有好东东。{:soso_e113:}
这个软件真的很给力,赞一个先!!!{:soso_e179:}
感觉不错,谢谢了!!!{:soso_e163:}
谢谢版主分享好东东!!!{:soso_e181:}
新锐好东东就是多多。{:soso_e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