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 发表于 2008-3-22 15:29:47

围棋趣谈---苏轼与围棋

就象同时精通围棋,象棋和国际象棋者不多一样,同时擅长诗,词,文章,书画者亦如凤毛麟角。而千古才子苏东坡,文章诗词书画皆一时之绝。多才多艺的老夫子却很谦虚,自言平生有三不如人,即下棋,饮酒和唱曲。其实东坡非独好酒,还会自己酿酒,唯三,五杯即醉,然而酒醉后每有书画佳作。苏写过一篇酒颂-《浊醪有妙理赋》,妙趣横生,好酒者不可不读。苏是否通音律?历来有争议,褒贬不一。因为与围棋无关,不赘述。只想强调一点,以今天的眼光,就词的格律而言,从苏词中是几乎找不出毛病来的。取黄庭坚语作为结论:“东坡居士曲,------,或谓于音律小不谐。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缚不住者。”

言归正传,先来欣赏一下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观棋诗吧。

观棋 并引

苏轼

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自尔欲学,然终不解也。儿子过乃初能者,儋守张中日从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除了个别字外,诗不难解。屦(音句)者,鞋也;屦二者,鞋两双也。这里诗人用一个冷僻的典故。源自《礼记》: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空钩意钓,岂在鲂鲤。钓鱼却不下饵,渔翁之意固不在鱼,在乎垂钓之乐也。剥啄,象声词,“剥啄剥啄,有客至门”,此处指敲棋声。“欣然”,“可喜”乃互文。以棋声入诗的有司空图的“棋声花园闭,幡影石坛高。”白居易的“山僧对棋坐,局上竹影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可与苏诗相映。

纵观全诗,作者以林壑幽美的庐山为背景,勾画出一幅令人神往的深山行棋图。绿树荫浓,清风徐来,空山不见人,但闻敲棋声,高山流水,静中有动,静中有声,但从虚处落墨,闲中著色,道尽纹枰春色。此情此景,岂足为外人道?然后悟出是非成败,转眼即过,何不淡然处之,这样不也悠闲自得么?

自古至今,从业余棋手到专业高手,有几人能如此超脱地对待胜负?笔者未经考证,不敢妄下断言。有心者不妨到茶肆棋室作一番观察。在下见到的仅有的一次,是杨大夫与徐莹下棋,被宰了一刀,还乐呵呵的。
无独有偶,清代的袁枚也写过一首观棋(象棋)诗,与苏诗相映成趣:

拢袖观棋有所思,
分明楚汉两军峙。
非常喜欢非常恼,
不著棋人总不知。

梁实秋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下棋》的散文,其中有一段颇为传神:
“我有两个朋友下棋,警报作,不动声色,俄而弹落,棋子被震得在盘上跳荡屋
瓦乱飞,其中棋瘾较小者变色而起,被对方一把拉住:“你走!那就算是你输了。”此公深得棋中之趣。”

以是观之,苏子诚未得棋趣也。然而,如果考虑一下《观棋》诗的背景,当时苏轼已年过六十,被贬海外(海南岛)。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要想生还大陆家乡几已无望。试看苏轼贬居海南后留下的文字,豁达如东坡也难免流露出几分凄凉,几分无奈:“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尽数,大率皆无尔------”,又曰:“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也。””。东坡才气横溢,然命途多舛,作此诗多少也有些自勉之意吧。苏子之意,其在棋外乎?

虽然,能竟日观棋不以为厌,作为一个棋迷苏是当之无愧的。幸而“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作为千古名句在棋界流传至今,棋不如人的东坡先生也足以无憾了。

苏轼其余的围棋诗词

与闲山居士小饮

一杯连坐两髯棋,
数片深红入座飞。
十分潋(水傍)艳君休诉,
且看桃花好面皮。

阮郎归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
小荷翻。
榴花开悦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又圆。

zhwh 发表于 2008-7-28 20:34:27

:handshake :handshake

arss 发表于 2009-1-27 00:31:35

非常感谢分享!

机油 发表于 2009-1-27 11:34:10

:handshake

ljw_wq 发表于 2009-11-13 08:16:24

:dddd:

milkyway 发表于 2009-11-14 22:24:27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围棋趣谈---苏轼与围棋